
新聞動態
中原大地張開“科技雙翼”
玻璃幕墻見得多了,大家可能都習以為常;但造型奇特的雙曲面幕墻,就沒那么平常了。
在位于河南中部的許昌市,沿著天寶路從科技廣場向北望去,一座狀如張開雙翼的建筑一定會吸引你的眼球——這就是許昌市科普教育基地。作為許昌城市中軸線建設項目上的重要工程,如今各項工作正在由中建幕墻武漢分公司組織推進,一座造型獨特、動感時尚的建筑從藍圖漸漸變為現實。
建筑、文化 完美結合
按照規劃設計,許昌市科普教育基地項目包括青少年宮等“三館”、地下商業及配套地下車庫。整個規劃以許昌特有的鈞瓷文化遺產為出發點,以瓷器拉坯、燒窯的過程為靈感,巧妙地將“三館”以曲折拉伸的形式結合在一起,結合BIM參數化穿孔規律,布置彎弧鋁板加強筋,鋁板加強筋內設置滑槽,鋁板轉接系統固定于滑槽并通過鋁合金轉接件抱箍形式固定于幕墻龍骨之上。通過計算機三維參數化的建筑設計,使項目造型既富有時代感又極具許昌特色。
優化管理 劃分小組
項目團隊按工作職能劃分為6個小組,并分別與分公司經理王平立下工期責任狀。項目質量、安全組為確保施工順利進行,實施旁站式管理,為安全、優質施工樹起堅實的屏障;項目商務組、資金組、后勤組工作人員均在各自的崗位上恪盡職守;施工、技術組為了整改項目正常有序施工,精心組織,排出詳細施工進度計劃,并隨時跟蹤項目施工進度。為確保工期履約,大年初三全員到位組織復工。
匠心專注 細節研磨
幕墻整體采用219根造型圓管,通過BIM模型參數化提取加工數據,模擬圓弧造型下料,現場分段拼裝。127片殼體網架利用單元式裝配而成。殼體的加工制作,在平臺上投影出焊接球的平面位置并標識,將球托立柱焊接于標識位置,安放球,通過可調球托支座,調節球至設計標高。為保證焊接球標高的精確定位以及防止桿件和球托出現碰撞,設計了可調節球托裝置。
分片吊裝 雙翼翔空
幕墻的網架采用“分片吊裝法”施工。根據每排網架結構特點和塔吊起重能力分成若干個小單元。網架在地面拼裝成塊狀單元后,進行吊裝。
球托安裝時,在支撐胎架頂部放置H型鋼并焊接固定。然后利用全站儀在H 型鋼上測設出球的球托位置,將球托焊于H 型鋼上并將其調整至設計標高;分塊吊裝時,網架采用4點吊裝,試吊無誤后,將網架吊至定位球托上就位;校正、固定時,網架根據定位球托調整后,利用全站儀對每個球進行三維坐標值復測,若偏差大于允許值時及時糾正。校正完成后,進行嵌補桿件的安裝。整個建筑看上去仿若張開的雙翼,充滿藝術美感。
科技運用 定義未來
施工中首次采用先進的RTS機器人全站儀進行X130掃描測繪,替代了傳統的全站儀打點測量,自動定位效率高于人工2-3倍,平均定位空間球約1分鐘,極大地節約了人工作業成本,并在后續施工中仍有創新應用。作為許昌城市中軸線上重要節點“科技之星”的主建筑、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社會公益事業項目,許昌市科普教育基地在建筑設計中融合對風、光、水、綠、廢、能、人七大要素的分析與利用,以達到節能、節水、節地、節材與環境保護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許昌市提出要確保該項目創成“中州杯”、爭創“魯班獎”,“中州杯”是河南省建設行業工程質量的最高榮譽獎,而“魯班獎”是國內建設工程質量的最高獎。此前,博物館、圖書館、規劃展覽館“三館合一”的大型綜合性公共建筑許昌市文博館曾經獲得了“魯班獎”,這也是目前許昌歷史上唯一一個“魯班獎”。
截至目前,整個建筑東、西兩側的幕墻施工已完成,東西連廊的曲面正在施工。整個建筑表皮結構非常復雜,僅焊接所使用的球體就接近兩萬個;外立面鋼結構工程已完成,幕墻工程已完成80%,下一步,南、北立面幕墻計劃今年3月底完成。
未來,這里將是許昌市集科技、教育、展覽于一體的主要場所。成為現代化的城市標志性建筑,也必將成為許昌市的一處“新地標”。
友情鏈接:
版權所有 ? 河南省第八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營業執照 本網站已支持IPV6
版權所有 ? 河南省第八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營業執照 本網站已支持IPV6